龙江县,黑空江西北部一个不起眼的小镇,默默无名,但,那是我的家乡,生我养我的地方。
自古以来为东北皆为苦寒之地,原来的人烟稀少,后来从山东、河北、河南等地一批穷苦人们“闯关东”,来到了这片拥有肥沃黑土地的地方,终于扎下根来,经过几十上百年的辛苦劳作,开山耕田,用汗水和血水换来了今天相对富足的生活。
在我小的时候,也就是七十年代初期,跟国内大多数地方一样,这里荒凉,贫瘠。人们为了能够吃上一日三餐,辛勤劳作,昼夜不息,但是限于当时的大的经济环境,人们讨生活基本还是靠脚下这边土地,因此注定人们只能满足于温饱,根本想不到小康。
我们家的老宅子位于一个三面环水的平地上,房子建于1973年,记得这一年妹妹正好出生,我刚刚2岁,很多事情都是听大人说起的,但想起来很奇怪,当时搬家的情境我竟然还记得,我们兄弟几人是父亲用一辆手推车拉过去的,为了防止我们掉下来,车子上用粗粗的绳子拦成了四个小方方格子,每个人一个格子,我清晰的记得小车过河时,透过车子底板的缝隙可以看到澄澈的河水缓缓流过,我说我记得这件事,尽管描述的和大人们经历过的丝毫不差,但没人相信,毕竟我那时候太小了,我到底是不是真的记得的,现在我也没搞清楚。
老宅子在当时面积算比较大的,院子宽有20多米,房前的院子深有60米,后面也有20米,这是我们童年的乐园,留下了诸多美好的回忆。房子刚刚建起来的只有3间,当时对户型没有讲究,只是格成了两间卧室,一间厨房,实际当时卧室里面还有一小间类似套间的卧室,因为阳光照不进来,我们称之为“小黑屋”。若干年后旁边才又建起来三间,院子前面又有其他人家建房子,我们的院子也没那么宽广了,不过与现在城市的房子比起来仍然宽广的有些奢侈。
院子里夏天种满了各种蔬菜,茄子辣椒西红柿黄瓜豆角生菜香菜,应有尽有,记得那时候常常是锅里的油已经弥漫出香味,我们才从院子里拿回两颗泛着露珠的大葱。那时候的饭菜肯定没有现在饭店里的精致,但那种留在骨子里的香味,永远无法替代,不论什么时候,想一想就能让人高兴起来。
因为兄弟姐妹众多,所以我们家的日子相对于平均水平更加贫困,但我的记忆力没有过“挨饿”的经历,玉米面饼子和炖菜永远是我们的最爱,一吃十几年从不厌倦,直到上了高中,我家的主食才进入“大米白面”阶段。所以日子好起来以后,每每见到粗粮就敬而远之,但当时无疑吃的是非常香甜的,且即使现在也对当时的“美食”如粘豆包、猪头肉、香肠之类的念念不忘,这些食物当年只有春节的时候才有机会见到且只能“品尝”绝对不会做到“管够”。现在经常作为家常菜有机会吃到这些曾经的美味,口味也早已归于平淡,只是难免想起小时候的感觉,于是感叹:我这吃的不是美食,而是回忆。
我家后面不到十米远的地方曾经是一条小河,很浅很浅,河水清澈,水流淙淙作响,河底是细碎的鹅卵石,水里面有很多鱼。小河的上游是著名的鸭绿河的一条支流,水量丰沛,所以这条小河虽然很小,但从来没有干涸过。每当春天来到,我们则挽起裤腿,在水里嬉戏,有时候一天不肯上岸,蹚水捉鱼。当时的标准装备是一条大毛巾,一个烧水用的铁壶,两个人每人拽住毛巾的两个角,一只手在水底,一只手在上面,对准水草丰美的地方兜过去,然后控干水,水里面就会发现很多小鱼,有鲫鱼,白鱼,偶尔也有鲶鱼和昂刺鱼,这个活动贯穿了我们整个童年时代,乐此不疲。捞到的鱼很少被烹食,有些被放在大瓶子里当观赏鱼,有的被放进了院子里一口很深的井里,那口井平时是用来汲水浇灌蔬菜的,水很深,周边是细碎的条石砌成的,我们有时候趴在井沿边往里面张望,就能看到一条条长大了的鲤鱼从一边嗖的一下窜到另一边,到底有多少条鱼,最后长到多大我们就都不知道了,现在想想这个动作有些危险,毕竟那个井太深了,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些。
冬天,小河则是我们的天然溜冰场。从最简单的两条腿的“冰车”到速度更快的“单腿驴”,应有尽有。当时的单腿驴制作工艺比较讲究,通常使用作废的“冰刀”作“腿”,整个造型为三角形,仅容两只脚放进去,手里则是两只冰镩,用来支撑滑动,就像骑单车一样,单腿驴要求的技术水平比较高,但一旦掌握技巧,速度极快,风驰电掣,玩起来十分过瘾。每当冬季来临,河水完全冻实,冰面上就总有人开始溜冰了,有时候同学放学则相约一起去溜冰,场面浩大,十几人甚至几十人啸叫冰场,着实痛快。有过这样的经历,后来在遇到城市里的人工溜冰场以致再后来的旱冰,都免不了心里不屑一顾,嗤之以鼻:这也算溜冰吗?
当我们上初中的时候,不知道从哪里来了很多的推土机,挖沙机,开始在那条小河上捞砂作业,持续了几年的时间,终于小河变成了深深鱼塘,小河上游下游都被拦上了堤坝,原来的河道改道向北,融入了一条更大的河。这个被人工挖出来的池塘很深,因为是砂石垫底,很多年这个池塘的水还是很清澈的,我们便在这里游泳,有时候在闷热的夏天,睡觉前还要进去扑腾几下,一夜安眠。但在这里游泳只限于水性比较好的人,因为池水深不见底,记得从岸边下水走两步就已经进入深水区,从这边到对岸有60米,游过去中间不能停顿,很考较游泳者的功力。至于这里到底有多深,有一年几个小孩子游泳溺水,两根9米长的竹竿还没有探到水底。
若干年后,这里已经变成了真正的养鱼池,池水变绿变混,加上不断投入鱼饲料,再也没有人进去游泳了。
但,在我心里,那儿永远都是一条唯美的小溪,那里有我的童年,有我的快乐与忧伤。
当我离开家乡,异地求学,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是我能成为我的精神支柱,我知道那里永远都是我的家,是我游历靠岸的地方。
当我远离大陆,进入异国土地的时候,内心永远孤独惶恐,不论我在这里停留多久,牵挂的依然是远方的家乡,只有那里才让我惦记,因为停留在那里的不只是我的记忆,我的亲人,还有我的心房。
当清晨醒来,阳光透过百叶窗照亮整个房间,我总有瞬间的懵懂与彷徨,我在那里?我为什么在这里?我还要在这里停留多久?
我知道我心里所想,多么希望睁开眼睛,醒来的地方已经是故乡,故乡泥土的气息,永远在我心底,永远散发芬芳。
2014-04-19 10:13:03
【乡下老人】 很好,积累起来就是大文章,也可以写成自传体的文章,留给自己或孩子看,希望继续下去。
2014-04-19 10:14:03
【乡下老人】 值得一看。